close
越來越被冷落 譯制片中文配音版真會消失嗎?



《瘋狂動物城》中文版很成功

《海底總動員》被贊比原版還生動

《東方快車謀殺案》很適合欣賞譯制版

俞飛鴻為《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哈伯德夫人配音

自1949年我國譯制瞭第一部前蘇聯影片《一個普通的戰士》至今,譯制片幕後的工作者們已經默默耕耘瞭68年。可是近年來,譯制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而對電影的中文翻譯等又頻頻吐槽,影視譯制幕後流程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註,但卻也因為瞭解不夠,產生瞭很多誤解。

近日,由甲骨易譯制主辦的“影視譯制藝術沙龍”舉行,八一電影制片廠翻譯賈秀琰作為上半場主講嘉賓及下半場主持人,與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中國公司)創作總監、譯制導演、配音演員張雲明,國際翻譯研究專傢、語言學博士伊夫·甘比爾,配音演員季冠霖等一起暢談瞭關於譯制片的那些事兒。張雲明表示,譯制片中文對白版不會消失,巧合的是,在之後舉行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首映式上,為波洛配音的上海電影譯制廠副廠長劉風也呼籲觀眾多多關註譯制版,他認為《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樣有味道的片子很適合欣賞譯制版,“即使喜歡看英文原版的年輕人也能去發現譯制片的美”。

傳統的翻譯人員並不見得是好的字幕翻譯

配音譯制片曾經風靡一時,童自榮、喬榛、丁建華等更是影迷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的名氣絲毫不比那些在臺前露臉的演員低。可是近年來,隨著國內英語水平的普遍提高、譯制片人員的質量下滑等等問題,似乎看原版配中文字幕的電影已成為趨勢,一些傢長,甚至在孩子跟不上中文字幕速度的情況下,也願意去看原版電影,使除油煙機得影院裡孩子不停問,傢長不停講,造成瞭觀影的矛盾。

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觀眾不習慣看字幕版,因為他們覺得會讓人分神,也會讓整個畫面看起來不協調,影響觀影感受。也因此,中國電影在美國上映後票房不佳,業內人士曾認為翻譯得不好是一個原因。

同樣,國際翻譯研究學者、芬蘭圖爾庫大學終身名譽教授伊夫·甘比爾也認為,對一部電影來說,翻譯工作非常重要,“沒有翻譯,就沒有文油煙處理機價格化交流”。他說各國的影視翻譯者都面臨著時間、內容、受眾接受度的多重考驗,這無疑是一種壓力,除瞭對內容把握之外,還需要在壓力下快速決策、分析、重組、壓縮。同時,譯者還要和譯制導演、錄音師、字幕員、配音演員及時溝通、合作、協調,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文字翻譯。而傳統的翻譯人員也許並不見得是好的字幕翻譯,這需要很多因素綜合考量。

迪士尼曾誇《海底總動員》中文版比原版還生動

譯制片導演張雲明是一位優秀的配音演員,他塑造瞭很多經典配音角色,如《西遊記》裡的唐僧、《末代皇帝》“溥儀”、《亂世佳人》“白瑞德”,《佐羅的面具》“佐羅”等等,在擔任華特·迪士尼創作總監後,他更側重於譯制導演工作。

張雲明坦言,現在很多觀眾更加喜歡看原聲字幕版,甚至有觀眾認為譯制片中文對白版早晚要被淘汰。但是以他做譯制片工作至今已近30年的經驗而言,他認為,譯制片不可能消失,這種再創作的藝術形式會被觀眾認可、得到發展的,隻是需要些時間而已。

張雲明介紹,迪士尼公司在向全球發行電影是非常重視配音的,有40多個國傢的語言配音,為瞭達到高質量的統一,前期會有創作說明、試音,後期錄音、混音的審查等一系列的流程,而這些恰恰是國內配音譯制行業所欠缺的。他認為,隻有以更加規范化和高要求的制作標準、以精雕細琢的藝術創作態度對待這項工作,才會創作出觀眾喜愛的譯制片,譯制片才會繁榮。

張雲明還舉例《瘋狂動物城》等電影中文版的成功,甚至早些年他導演的《海底總動員》的配音,得到瞭迪士尼電影部門美方負責人的高度評價:“感覺中文版比英文原版配得還要生動、形象。”張雲明堅信中國語言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而譯制片更是有著永恒的藝術價值,在他看來,想讓觀眾喜歡配音版譯制片,自身一定要做好。

“譯制腔”是時代產物

上海電影譯制廠副廠長劉風曾為《哈利·波特》系列的斯內普教授、《功夫熊貓》阿寶等多部電影獻聲,此次為《東方快車謀殺案》大偵探波洛配音,他認為配音絕對是門藝術。好的配音相當經典,甚至可以增強影片的感染力,達到原版聲音無法達到的效果:“譯制版也承擔著弘揚我們中華語言發展等一系列的義務和使命,希望大傢關註譯制片。”

俞飛鴻為《東方快車謀殺案》米歇爾·菲佛飾演的哈伯德夫人配音,她也表示,配音並不容易,用聲音表演是另外一種方式:“有演員表演在先,你還不能隨意表演,需要貼切她的表演,然後用聲音,用我們的語言幫助她完成塑造這個角色。我覺得真的需要很大的努力。”

季冠霖說,雖然自己為《甄嬛傳》、《羋月傳》、《神雕俠侶》等多部影視劇配過音,但她最喜歡的還是為譯制片配音,這是一種情懷,而且譯制片也會給配音演員署名,有時在電影一開場就能看到。《瘋狂動物城》裡的兔子朱迪,《阿凡達》的涅提妮,《饑餓遊戲》的凱尼斯大表姐等等都是季冠霖最具特色的配音角色。

而說起譯制片,人們往往會想到以前字正腔圓稍顯誇張的譯制腔,這個“譯制腔”也成為不少年輕人不喜歡看配音版的一個原因。對此,影評人周黎明表示,所謂“譯制腔”是特定年代的特殊產物,也是由影片題材決定的,現在的配音風格早就靜電排油煙機有所不同,“‘譯制腔’是那個年代處理臺詞的方式,放在那個年代其實是對的”。

張雲明認為,重要的是要掌握分寸,“如果太過瞭,人們會覺得怎麼這麼假啊,不像生活中說的話,如果一點兒都沒有,也不行。我們強調要根據原文的方向去表演,腔調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但要有藝術方面的加工。”

季冠霖認為,譯制片中的人物也是生活中的人,所以一定要說人話,她特別喜歡接地氣的、生動幽默的臺詞本。最怕的是臺詞拗口,“不像人說的話”,口型和劇本頻率對不上,非常影響配音演員的情緒。一部好電影需要翻譯、譯制導演、配音演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翻譯似臨畫

賈秀琰以其近兩年翻譯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敦刻爾克》為例,探討瞭影視翻譯在準確性基礎上怎樣做到“行文流暢、用字豐富、色彩變化”,把對白內涵及潛臺詞恰到好處地進行藝術轉換,讓目的語觀眾獲得源語言觀眾同等的藝術享受。

賈秀琰認為,最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體會原著。創作者從醞釀、啟筆到完成,人物、性格、情節、主題已渾然成形,而譯者要通過對文字或臺詞的拿捏和控制,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氣氛和情調傳遞給觀眾。電影翻譯的獨特之處在於要受到口型和語言長度的限制,即便是字幕版也絕對不可以超出原對白長度太多。並且隨著觀眾英語水平的提高,若是為瞭中文對話方便而顛倒對白位置,造成英語臺詞和中文臺詞無法對位,會使得觀眾觀影不適。同時,譯制片具有瞬時性、無註性、聆聽性的特點,翻譯出的臺詞必須使觀眾能在影院的有限臺詞時間內聽懂、看懂。因此,這就需要譯者投入更多智慧,對臺詞字斟句酌。翻譯電影原聲字幕和對白臺本是一項艱苦而富有挑戰性的工作,猶如為影片點染上明亮有神的眼睛,影片的靈魂、氣質、思想皆由此而生,譯者的尊嚴和價值也正在於此。

張雲明則提出字幕版和配音版要區別對待,“字幕版本,除瞭精煉之外,要基本按照外語原意直譯,盡量不要在文字上做文章。配音版則一定要打破這種東西,臺詞要寫得有血有肉,不然演員自己配起來都會覺得沒味道”。512F59CA568BB2D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oo246k0u8 的頭像
    uoo246k0u8

    中指受傷了

    uoo246k0u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